故鄉有教誨
故鄉有教誨
奶奶還告訴我,吃飯不能說話,說話吃飯會吃氣,肚子會不舒服。
我站著老是晃動,奶奶會說,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站要像棵松,坐要像口鐘,男人做事要有板有眼。
奶奶約束教導了我很多行為和是非觀念。她不喜歡打罵說教,在看到我不雅舉動後,即用俗話說些民俗來糾正我,而且很溫和,我會聽奶奶話來改正錯誤。
我奶奶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對禮教遵從很講究,其行為帶有優雅和分寸,不失古代傳統美德。關於吃飯,奶奶還告訴我,吃飯不能吃出響聲,那樣像狗一樣賤,從盤子裏夾菜要從邊往裏夾,不能挑揀,那樣會被同桌人反感,幹活是為了吃飯,幹活急,吃飯就別急,要慢慢吃,吃相優雅才會富貴。
母親沒有文化很少教導我,只是叮囑我要多讀書,並給我創造了很多學習機會,只是一次打我,使我終身難忘。我偷別人一把鑲著花小刀拿著玩,被母親發現,結果被打了一頓,得到告誡是,人窮志不能窮。從此,再落魄再困難我也沒有幹過昧良心勾當。
二舅和小舅對我影響甚大。我在外面和人打架了,二舅會教我防身招術,並叮囑我一定不要先出手,不要罵人,打人不要打臉。小舅給我解釋說,先出手是流氓行徑,罵人不是君子行為,打人打臉沒有武德,且有理說不清。
跟華叔借鋤,他家那狗發瘋似圍著我吼。華叔說,狗吼莫怕,千萬別退,狗吼咬不了人。
我問春節門聯為何用紅紙寫,崔爺爺告訴我說火最旺時發紅,紅紅火火,血也發紅,紅色即親又旺,吉利,才用紅色迎接喜慶。
長鬍子爺爺告訴我,為什麼說要行萬裏路,讀萬卷書呢,行萬裏路才見識多,才能讀懂書中道理,大有作為必定知行合一。
跟三爺爺學農藝,他都是用示範方式讓你看細節,一般不會用話語教你。所以看明白他技巧者往往很神,都是莊稼地裏頭把式。想起三爺爺教法,我又想起一個笑話,一個醫學教授給學生講課,拿了一碗尿液給學生示範,並說做醫生要不怕髒不怕苦,要像他一樣用手指沾一下尿液放到嘴裏辨別尿液味,這樣辨別病人病癥,並鼓勵學生效仿他試一試,結果很多學生真把手沾了尿液放到嘴裏品嘗。教授最後又用慢動作給學生示範一遍,說,你們看,我是用中指沾尿液,放到嘴裏卻是食指,你們觀察太不仔細了。
三爺爺說,聰明人少問多看,看看別人做,要琢磨裏面原理,這樣動腦子,記住事,才技藝深厚,問來問去永遠學不會。
老姑經常按節燒香拜祭,我們也經常跟在她後面看。擦洗乾淨案臺,在周圍灑一遍清水,點上香燭,跪在蒲壇上雙手合十念念有詞。神明在上,我們春天吃素,我們夏天不殺牛羊,我們秋天不攔截過路飛禽走獸,我們冬天也不翻田土,我們自己耕種食糧,你保佑我們四季平安,五穀豐登,我們給你按時燒香磕頭。言畢向案臺磕三個頭。
二爺爺說,不孝敬父母,還不如畜牲,連他父母都不愛,離它遠一點。
文嬸說,富了節約些,窮了也保準不要飯。
八姑說,有修養就和氣生財。
李太公說,老實人常常在,好漢橫死街頭。憤世嫉俗者都不得善終,革新改良從自己做起。
六姨常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是一心一意過日子,不是順從。
炳恒小爺爺說,詩書傳家久,勤勞致富好。
故鄉親人雖然不是聖賢,可是他們對生活有道理有原則。故鄉使我明白,教養是傳承人類美德和社會公德,修養則是讓人在成長中具有良知。
故鄉教誨我長大,並伴我走遍五湖四海。故鄉底聲音猶在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