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傳統的重要性

 

論傳統的重要性(壬寅壬子日草就)

傳統是一種秩序。如果沒有了傳統,人們就無法適從社會共處,就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就失去了延續文明的方法。


一,傳統是社會在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約定俗成的人文認知。成為了群居生活的基本規則,包括民俗。主要是大家有約定俗成的方式可以遵守,跟法律一樣,傳統根深蒂固地形成了族群文化。如果沒有傳統可循序,人之間交往豈不是無所適從。因此傳統成為了族群和平共處的指南。


二,倘若一群人聚集一處生活,不自覺就會由年長者約定出男女關系的規則,形成婚俗,后代潛移默化的遵守,這就是群居生活的不得已民俗由來。


三,社會矛盾是發展中生存環境緊張的原因造成,人際矛盾是生活中發生意志違背的結果。處理這些矛盾的準則一定是認識上的統一才能解決,否則加劇矛盾的一定是認知矛盾,因此傳統尤為重要,有了傳統認知就能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就能解決矛盾。為什么不同的族群很難協調矛盾,因為傳統文化以及認知不同。


四,傳統文化越濃厚的地區,社會穩定和諧程度越高,不信你就看看越原始部落越和平。經濟越發達矛盾越多,因為新經濟利益產生的矛盾從舊傳統中找不到解決矛盾的方法,所以新思潮導致新思想不斷涌現,造成社會動蕩。


五,科技不會導致舊傳統的突然震蕩,但科技可以逐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它會逐步改變傳統行為。而科技變成經濟工具的時候,科技創新則催化經濟大步前進,由此造成社會分化,即專業分工,形成很多職業階層,是為class,專業形成的不同階層就是階級的新族群,專業階級認知是不一樣的,訴求也就天地差別,因此各種聲音甚囂塵上,是為社會不安靜的原因。


六,過去是地域族群形成民族傳統,現在是專業人群形成新階層文化,行業協會把階層利益變成階級文化,所以有了航空界罷工,出租車司機抗議,律師界聲討,政府很難辦,協調處理各種矛盾的機構層出不窮,導致機構臃腫,卻收效甚微。蓋沒有共同的傳統。地域文化里最大的特點是族群有共同的傳統,而今共同的地域卻不能遵循傳統,就是因為雜而亂沒有權威。


七,信仰可以解決傳統的延續,所以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能夠廣而通之。這些宗教勢力不可小窺。


八,真正的傳統文化日漸式微的原因是人口大流動,科技日新月異,金融經濟波動太大,生活動蕩不安,傳統分崩離析。因此宗教會趁虛而入,不斷擴大和沖突。

九,記住,任何民族的傳統都沒有優劣之分,但是超出部落以外的專制獨裁則不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