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荒漠看動物
做為一個關註環境的記者,我在中國也算是看到過不少野生動物。當然我指的是在野外,或自然保護區,而不是動物園。特別是我還拍到過不少很棒的野生動物的照片,其中不少也掛在了朋友的家中。像大熊貓,丹頂鶴,羚牛,北極熊,華南虎。但是像在南非,在太陽城附近的國家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裏,在一天之內,在兩個小時之內,如果把有著一張黃黃的大嘴的黃嘴鳥也算上,竟然一下子看到了16種之多。這在我的野外生活中,還是第一次.
今天,坐上25人坐的越野車時,導遊一再囑咐大家的有三點,一是見到動物不要下車拍照,二是見到動物不要大聲叫,三是沒見到動物也不要太失望。
帶著導遊的囑托,我們上路了。每個人的心裏,我想都抱著希望。一是能看到,一是能拍到。
我早就知道南非的動物中,有五霸,犀,獅,象,水,豹。這句話要是不看字,光聽,可就有點委屈我們中國古代的美女西施了。這五霸中,犀是犀牛,獅子,大象和豹可能就就不用解釋了,水是指一種非常獨特的水牛。據說這五種動物之所以能封為霸,是因為古代打獵時,它們是讓獵人們最頭疼,最不好打到的五種。如今,只要走進自然保護區,這五種動物被見到,雖然不容易,但也不太算是天方夜譚。
被我們這25個中國環保界發燒級的人見到的第一種動物被命名為班紋羚,它的身上被造物主畫上了一輩子也抹不掉的花紋。當時就在那幾只班紋羚的旁邊,木木得站著一頭河馬。說它是木木的,一是我們離它還有一段距離,看不見它活動時的細小動作,再有就是它的大,什麼東西一大了,就愛被人用以五大三粗這個詞,五大三粗的另一個意思是不夠機靈,不夠機靈,我就用了木木。不知道當時看到這頭河馬的其他人,是不是同意我這樣形容它。不過導遊小姐當時說,別著急,一會兒我們繞到河那邊,會大大縮短我們與這頭河馬的距離。
也許這是兩種最先躍入我眼簾的動物,我們的車再次起動時,我的腦海裏反復地出現著它們那清晰可辨的畫紋和木木地站在那的神態。
然而,我們的車輪還沒在非洲那一望無際的荒漠中,再轉出去多少,小路上停著的幾輛車,讓我們的司機也把車速減了下來。車裏靜極了,第一次在非洲荒原上看動物的我們,不知道前方發現了什麼,只是使勁地憋著,不敢喘大氣。
獅子,不知是誰悄悄地從嘴裏吐出了這兩個字。車上的人一下子都跑到了右側。正是我坐著的這一邊。樹下一隻擡著頭的獅子,臉上看不到一點兇相,有的只有警惕。順著它那讓我們初識的目光,我們才發現,這只獅子旁邊,至少還躺著七八隻它的同類,他們是一個家族,還是兩家子,正當大家悄悄地猜測時,躺著的獅子中,一隻獅子站了起來,不知又是誰差不多就是喊了非洲雄獅。光顧著拍這群獅子的我,在這最關鍵的時刻,竟然是正在從手中放下長鏡頭的相機,拿起數碼相機的片刻。不過我並不遺憾,因為那一瞬間,非洲雄獅那威嚴的目光,就像是一把箭,射進了我的心理,並牢牢地留在了那兒。
在我們上路還不到10分鐘的時間裏,五霸之一的獅子就這樣和我們既不期,又有期地相遇了。我想,回到中國後,我們這25個愛自然的人,會以25的無數倍數,向家人,向朋友,講訴著我們在非洲荒漠中看到的這群獅子王。
要說遺憾,就是我們再愛自然,也不應在大中午與它們約會,那正是人家獅子的午睡時間,那頭雄獅在一次性地把它那獅子王的頭相,迅速地射入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後,就再也不理我們,只是悶頭大睡了,剩下的只是那頭,一定是在值班站崗的獅子的那雙警惕的目光,還在抓著我們的心。導遊小姐告訴我們,她看到過一群獅子和和一群斑馬包超睹截了四十鐘後,居然還相安無事得沒有相互殘殺的情景。說這些時,她的眼神裏露出來的神態,當然和兇獅威嚴的眼光,和站崗放哨的獅子警惕的眼光大不一樣。
讓導遊驚奇的是,她的同事在一次帶團中,看到前面一群過馬路的獅子中,其中一隻,走在馬正中央時站住不走了,接下來的場面是,不走的獅子,在馬路中間生下了她可愛的小貝貝。小獅子落地不久,就試圖站起來,可是沒有成功地又歪在了媽媽的懷裏。
太陽城邊的這個野生動物保護區,雖然沒有南非最大的保護區克魯格那麼大,有2萬多平方公裏,只有500平方公裏,但是為我們開車的,有著豐富經驗,連動物的味道都能分辨得出來的司機知道,應該為我們安排更多的機會,去認識非洲的動物。我們到了和這群獅子分手的時候。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所以此行能看到斑馬,可以說是我的一個小小的夢。坐在我旁邊的小蘇覺得我的要求也太不高了。昨天,她在我們住地的保護區裏,就輕而意舉地和四匹斑馬近距離接觸。在南非,看到班馬,在她看來,實屬太不是個事了。
小蘇說得沒錯,我們的車又是還沒有開了多一會兒,先是屁股上有一圈黑的黑羚在我們車旁的小路上跑了過不,車上的人擠在一起照相時,老鄭慢慢地預言著,這群羚一定會過馬路。真是讓他言中了。四隻黑 羚連跑帶蹦地就從我們的車屁股後面穿過了馬路,從一片樹叢中出來,又從另一叢樹叢中消失。
接下來的就是斑馬,這個和我的屬相一樣的動物,沒有讓我的夢做得太久,太久,就變成了事實。只是它們離我們的距離要用望遠鏡才能辨明其身上的黑白相間的條紋,我看到了,生平第一次在野外,看到了白是白,黑是黑的,把自己打扮成這個模樣的,和我的屬相一樣的馬。它們在山坡上走著,跑著追逐著。它們的家真大。
我們車上幾乎所有的人都看到了長勁鹿,只有兩個人除外。當時,不管我們大家怎麼給他們指著,就是那棵大樹和那棵最綠的樹之間,那個長長的脖子,還在夠樹上的樹葉子吃的,就是長頸鹿。那兩位還是帶著遺憾離開了長頸鹿生活的家園,要說也不能怪他們眼神不好,從遠處看,長頸鹿的皮膚太富有保護自己的特徵了。非洲荒漠是什麼顏色,它們就是什麼顏色。只是在長長的脖子伸直了夠上樹葉後,那搖動著的樹枝,和長在它們自己身上那會搖擺的尾巴,讓人可以分出來,在那片荒漠中,除了樹以外,還有一隻活物。
大象,我在中國雲南的西雙版納見過,而這次看到的它們正在爬在高高的山上,小蘇說,在她的印象中,大象爬得不會那麼高。我說,非洲漠,不單讓我們這群亞洲的自然愛好者認識了非洲大象,也讓我們認識了它生活的環境。藝術家孫君在舉著相機拍各種我們見到的,遠的,近的動物時,一直沒忘了,拍下它們生活的那片環境。一望遠際的黃黃的,荒漠毛草和高低不等,深淺不一,形狀各異的非洲叢林。
跳羚,角馬,鱷魚,狒狒,長尾猴,數吧,我們看到的野生動物的種數,不知不覺就到了16種。五霸中的三霸已被我們看到了。至於什麼野豬,鹿等等,平時看到了都會大喊大叫的動物,今天越是後看到後來,個個都越來越顯得平靜,像是見怪不怪了,因為來得實在應該說是容易的。才一天中的兩個小時,就看到了這麼多野生動物,這就是非洲,就是非洲荒漠,就是還沒有遭到我們人類破壞的自然。
在我們離開動物,離開保護區往回開的路上,我問導遊,在你的經歷中,這裏有野生動物傷人的事嗎。她堅定的說,從來沒有,就她知道動物傷人的,僅有的幾次事中,都是因為人想和動物照相,離它們太近了,嚇著了人家,或是隨便餵養,使得動物一時間分不出了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吃。
一天看到了16種動物,還包括獅子,大象,班馬,長頸鹿,狒狒,黑 羚,是因為這是運氣,還是因為,這就是真正的自然。我不知回到家後,講給朋友們聽時,他們會選種是哪種原因讓我一天之內看到了那麼野生動物。但有一條,我是要不容置移地告訴各位,那就是,野生動物從來不主動傷人,如果我們人類不招惹它的話。
文 汪永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