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行為趣談
植物的記憶
如果有人說,植物也像動物那樣有記憶能力,恐怕你聽了不會相信。但這種說法有一定的科學根據。不久前,科學家們在一種名叫三葉鬼針草的植物身上,進行了一項有趣的實驗。結果證明,有些植物不僅具有接收資訊的能力,而且還有一定的記憶能力。
這項實驗是法國克累蒙大學的學者設計的。他們選擇了幾株剛剛發芽的三葉鬼針草,整個幼小的植株總共只有兩片形狀很相似的子葉。一開始,研究者用4根細細的長針,對右邊一片子葉進行穿刺,使植物的對稱性受到破壞。過了5分鐘後,他們用鋒利的手術刀,把兩片子葉全部切除,然後再把失去子葉的植株放到條件很好的環境中,讓它們繼續生長。想不到5天後,有趣的情況發生了,那些針刺過的植株,從左邊(沒受針刺)萌發的芽生長很旺盛,而右邊(受到過針刺)的芽生長明顯較慢。這個結果表明,植物依然記得以前那次破壞對稱性的針刺。以後科學家又經過多次實驗,進一步發現,植物的記憶力大約能保留13天。
植物怎麼會有記憶呢。科學家們解釋說,植物這種記憶當然不同於動物,它們沒有與動物完全一樣的神經系統,可能是依賴離子滲透補充而實驗的,應當說,關於植物記憶的問題,在目前還是一個沒有被徹底解開的謎。
報復行為
動物有報復行為,植物也有報復行為。秘魯千朵拉斯山裏生長著一種不到半米高,有如臉盆大小的野花,每朵花都有5個花瓣,每個花瓣的邊緣上生滿了尖刺,你不去碰它倒也相安無事,但如果你碰它一下,那就活該你倒黴,它的花瓣會猛地飛彈開來傷人,輕者讓你流血,重者則會留下永久的疤痕。
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上有一種樹,形狀似一棵巨大的菠籮蜜,高約3米,樹幹呈圓筒狀,枝條如蛇,當地人稱為蛇樹。這種樹極為敏感,一旦有人碰到樹枝,就會被它認為是敵對行為,很快被它纏住,輕則脫皮,重則有生命之虞。
植物的報復性行為已引起科學家的關註,它實際是植物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是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特殊功能。
感受音樂
動物腦體內有一塊音樂區,能感受音樂的作用。法國的植物學家兼音樂家斯特哈默通過生動的試驗證實,植物對音樂也相當敏感。他通過給番茄樹每天彈奏3分鐘的特定曲目,使得該樹的生長速度提高了2.5倍,而且長出的番茄既甜且耐蟲害。斯特哈默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由於音樂的神奇作用。
並不是任何一首曲目都能觸動植物的音樂敏感區,曲目的選擇大有講究,這也正是科學與藝術的微妙區別。按斯特哈默的研究,音樂中的每一個樂章都應該對應植物體內蛋白質的某一個氨基酸分子,一首曲子實際就是一個蛋白質完整的氨基酸排列順序。這樣,植物聽到這一曲目時,體內的某些特殊酵素就會更加活躍,從而促進植物的生化作用及快速生長。
斯特哈默創作這些曲目時頗費心思,以植物細胞色素氧化酶來說,他必須首先通過精確的物理實驗來分析出該酵素的氨基酸順序,然後再利用量子物理學的一些專業知識計算每個氨基酸的振動頻率,最後,再將這些振動轉譯成植物能夠聽到的音樂頻率。
植物能聽懂音樂的內在機制,還需科學家進一步研究。
植物奇妙曲線
世間萬物,各有其性,以植物而言,枝蔓莖幹絕大多數都是直向生長的,而有一些植物卻是盤旋生長的。如攀援植物五味子的藤蔓就是左旋按順時針方向纏繞生長的。與此恰恰相反,盤旋在支架上的牽牛花的藤在旋轉時,卻一律按逆時針方向盤旋而上,如果人為地將其纏成左旋,它生出新藤後仍不改右旋特性。
令人驚異的是,還有極少數植物藤蔓的螺旋是左右兼有的。如葡萄就是靠卷須纏住樹枝攀援而上,其方向忽左忽右,既沒有規律也沒有定式。英國著名科學家科克曾把植物的螺旋線稱為"生命的曲線。
植物的枝蔓莖幹為什麼會出現左右旋轉生長的現象呢。一般認為,這是由於南北半球的地球引力和磁力線的共同作用。而最新的研究表明,植物體有一種生長素能控制其器官(如莖,藤,葉等)的生長,從而產生螺旋式的生長(攀援),這是個遺傳問題。
那麼,遺傳又從何而來。近年來,科學家通過研究認為,遺傳的發生也與地球的兩個半球有關。遠在億萬年以前,有兩種攀援植物的始祖,一在北半球,一在南半球。植物為了得到充足的陽光和良好的通風,緊緊跟蹤東升西落的太陽,漫長的進化過程使它們形成了相反的旋向,而那些起源於赤道附近的攀援植物由於太陽當頭而沒有固定的旋向,便成為左旋和右旋兼而有之的植物。
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