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契約文明

 



契約精神不但蘊含了現代商業法則和風險管理原則,而且也體現了公平和合理,承諾和執行等底線倫理。


茶垢長期沈積因而深厚,歷史滄桑變幻因而悠久。大海奔放不羈因而浩瀚,文化萬代傳承因而經典。萬載春秋,彈指壹揮間,消逝的是容顏,不變的是精神。



人們在認識事物,親臨萬事萬物過程中承前啟後的總結中種下的精神種子,讓後輩們得以借鑒和播種。古典契約精神就是有序的商業競爭環境。從古至今的商人,融入無始無終,風雲變幻的商場中,身心體驗得出的商道,即人道誠,信,禮。


遠在18世紀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曾經反復追問,人們怎麼才能生活在壹個有秩序的群體中,仍然自由如初。



沒有契約精神就沒有近代商業倫理


契約說白了其實就是承諾,就是人與制度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系。如果說法律制度會限制人的自由的話,那麼人與人之間相互承諾並信守諾言就可以在不侵犯個人自由的情況下建立起集體秩序。


人類並非壹開始就是過著有秩序的城邦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在原始條件下,人們之間彼此攻戰,相互掠奪,處於狼的狀態。但人們天生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對通過自己的勞作而獲得舒適的渴望,使人們嚮往和平,追求壹種自由和諧而又不缺乏秩序的生活。於是,人們就通過契約走出了自然狀態,而進入了文明社會。


現代契約文明的興起雖然與西方的契約文化傳統不無關系,但契約精神作為壹種普世價值,只是在現代的工業文明,商業文明出現之後才成為事實。文藝復興以後,日益發展的商業經濟與如火如荼的社會變革交相輝映,遂使契約這壹民法上的名詞在西方社會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契約理論與社會學說的結合,終於使契約原理所隱含的自由,平等,正義,功利和理性的原則,成為西方法治文明的基礎。



契約精神不但蘊含了現代商業法則和風險管理原則,而且也體現了公平和合理,承諾和執行等底線倫理。任何契約的達成之日,就是忠實地踐行諾言之始。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收獲利益的另壹面,就是要承擔風險。這就是對契約精神最為通俗直白的解釋,也是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大多數人的共識。



歐美國家商業文明,政治文明的輝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們優良的契約精神。香港人與東南亞人的區別,就在於香港人有著優於東南亞人的契約精神。猶太人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依然表現得十分優秀,這個民族所具有的契約思想是相當重要的原因……正如西方基督教文明中的流行說法,人和上帝之間有契約,人和人之間也有契約。



可以肯定地說,走在文明世界前列的群體,無壹不是契約精神的楷模。



人類的文明史告訴我們,契約精神是平息沖突,走向和諧的基石和思想源泉,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精神動力。壹個國家可以暫時沒有政府,壹個城市可以暫時沒有市長,但是人類的生活中壹刻也不能沒有契約和契約精神。在當代社會,契約已經成為壹種社會精神,壹種衡量社會進步的尺度。沒有契約的文明就不是真正的文明。


轉自網絡,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