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術到自然醫學

 

李章智,一個行走在科技文明世界的武術修行家。熱愛武術的李章智,將自己多年來所學的真功夫以不同的修煉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


武術開啟學習的大門


在李章智的觀點中,武術與醫學是息息相關的,尤其在人體的健康上。天生就對武術很有興趣的他,自幼就開始研習各類民俗療法,中國醫學與武術。曾擔任救國團臺南學苑與國立臺南社教館經絡推拿課講師,從事傳統保健療法教學,推展中華傳統整體療法保健,也不斷的研習各類無侵入性但能增加人體健康的自然療法,如中國傳統整復點穴,泰國的泰式醫療推拿,日本經絡色彩療法,美國一指刀手法研究,同類療法研究與八卦易理針灸等等。


在興趣與個人的努力下,他不但獲得國際氣功推拿師資格外並通過國際中醫醫師與針灸醫師資格考試,同時也取得美國自然醫學醫師資格,在自然醫學中的努力受到海內外的肯定,擔任美國自然醫學會遠東區辦事處自然醫師暨自然保健師班中華傳統養生運動(氣功)課程講師。


從武術到自然醫學,兩者看似截然不同的世界,但在李章智眼中,其實基礎面都是相同的,差別只在於個人落實方式的不同。


自然醫學要看你是著重在,預防,醫療,生活。武術也可同樣切入這三塊,掌握到原理,也可運用在藝術,書法,茶道等事物上。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關鍵在於如何活用,因為每個人處的環境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如何做也是要不斷的學習。


將武術落實於生活-養生功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在多方涉獵各種不同的領域的結果,李章智開始體悟到,武術若要在現代社會中達到文化性的傳承,就必需符合現代人所需求的。於是,李章智一面從事教學過程,另一方面他也不斷地思考與精進自己的功夫。長期教學相長的結果,他逐漸結果將各種功法結合,深入淺出成簡單好學的養生功,希望透過以身入心,身心治療的方式,讓武術以健康的“運動”的型態呈現。但自我要求甚深的李章智也強調,養生功教的東西是淺顯的,使學生易學易懂,但老師的學習一定要不斷的深入與精進,才能灌注簡易的東西有深的意義與內涵。


李章智指出,養生運動不外乎在調息,調身,調心三方面。所謂養生運動功法的特點,是以自然的調息方式去進行的,也就是在練習養生功法的過程中,一定要配合呼吸的節奏。養生功所帶來的五態排毒(祛邪)與身體自愈能力的提升(扶正),有別於單純的肢體肌肉運動。眼觀鼻,鼻觀心是常聽到的一個練習要點,去體察身體的反應與感受,比如空氣在鼻腔的出入,血液在血管的流動,器官在體內的運作,情緒在身體引起的反應,氣在體內流動的感覺…甚至可以看到你在看自身的覺受。


乙太極拳來說,柔行氣,剛落點,因此呼吸方式是太極拳法一個很重要的要點。李章智強調,太極拳最大的特色在於其鬆,緩,圓,柔的動作,由於此特性,長期練習下來自然可使呼吸細,勻,深,長,此種呼吸方式,可使血液充滿氧氣,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率,身體能量與氣血循環皆可得到良好的改善,透過練習關注自身的肌肉,骨骼的覺受以入身心,經由肌膚與心靈感受宇宙自然的能量領悟天人合一。他建議,最好的入門是呼吸,呼吸的入門練習是平躺在床上,平躺的狀態可以幫助你感受氣流進入身體之後,在體內造成的對流,之後便可以坐勢,站勢與動態的練習。每天只需要練習15~30分鐘,相信十天後在身體健康,情緒控制等方面就會有深刻的感受。


透過經驗觀照自已


武術對李章智來說,是一種全人的身心靈教育。面對武術漫長的學習過程,李智章強調,人都有自己看不到的死角,可透過經驗,從事情的過程中,學習觀照自己的心,才能夠突破肢體的強化訓練,進而擴展到心靈上的層次。


心靈的寬廣度可以影響到氣的品質,一個寬容,慈悲與智慧的心靈能將氣昇華到達光的程度,而且從心靈深度的感受可再體會到物性的理與心的關係,如宇宙的地,水,火,風,空與自我地,水,火,風,空的一致性,達到與宇宙真理相應與相入。


武術精神是自己向自己挑戰,有堅韌的一面去面對難關,也有寬和的一面去作相處。只有當你的心越開,你的境界才有辦法打開。然而,這就是武術比起其它運動更有價值的地方,不僅能夠強身健體,同時也是一種人格訓練。但李章智也強調基礎的重要,寧可十世不成佛,不可一朝入魔。養生功的目標是設在健康,因此不管選擇修煉那一種武術,皆不可求快,紮實的基礎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李章智也積極的從書籍的出版推廣傳統養生功法現代化,以電腦3D動畫科技具象的呈現動作與身體肌肉,經絡,觀想的關係,使大眾能清楚瞭解與學習養生功。結合自然醫學,氣功與武術為人類身心靈帶來的健康,是李章智努力與積極推廣的目標。


李章智

東吳大學法律系
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