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傑明-富蘭克林的信仰
本傑明-富蘭克林的信仰
讀這本富蘭克林自傳的主要動機,是想瞭解一點他的信仰。富蘭克林經常被說成是個自然神論者(Deist)。
不久前看到一段視頻,才去世的當代最著名的無神論者之一Christopher Hitchens一口咬定,本傑明-富蘭克林毫無疑問是個無神論者。基督徒身份的Kenneth Blackwell(任職於Family Research Council)在爭論中顯得張口結舌,缺乏準備。
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是美國的開國先賢,起草獨立宣言的五人委員會成員。獨立宣言大概是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份文件,其中最著名的一段是,我們認為下麵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受造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幹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據說,富蘭克林修改了傑斐遜的草稿,確定了這句我們認為下麵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要明確一點,一個人的信仰是變化的,很少人一輩子在信仰上始終如一,即便是在同一個信仰體系裏,通常也會在不同時間有不同的理解。這本自傳的寫作時間是從1771年到1788年,前面的5章是在英格蘭完成的,結尾在1757年。
富蘭克林的父親最初想把他培養成一個牧師,而他小時候閱讀的父親的藏書,幾乎都是基督教書籍。不過他在12歲就確定走印刷的道路,他在哥哥的印刷所做學徒,因為他父親也接受了他不適合做神職人員這個現實。
富蘭克林被認為是自然神論者的一個原因,是他在這本自傳裏說他是個自然神論者。
我剛剛15歲的時候…我開始懷疑啟示。這是看到幾本反對自然神論的書,它們是Boyle(Robert Boyle)的佈道內容。不過這些書對我產生了相反的效果,書裏引用的要反駁的自然神論的說法,在我看來比反駁的論點更有力,簡單說,很快我就成了一個完全的自然神論者。(p. 50)
這裏他說的啟示,用的是大寫Revelation,我覺得他指的是聖經啟示。
不過就在同一段落,富蘭克林提到,我的自然神論觀點影響了幾個人,特別是Collins和Ralph。但之後這兩個人都對我做了很不好的事情,而且沒有什麼悔意。再考慮到Keith(另一個自由思想者)的品行,以及我自己對Vernon和Read小姐的時常給我帶來很大麻煩的做法,我開始懷疑,這個教義即便可能是對的,對人也不是太有益處。
自然神論通常認為,宇宙是造物主創造的,但他在創造之後,就不再介入人類的活動了。一個比方是,這世界如同一個上了發條的機器,按照機器最初設計的規則運轉,因此不相信有超自然的事情發生。
從這個角度,禱告應該對自然神論者來說毫無意義。造物主既然不介入人類活動,也不會傾聽人的禱告,或者即便他聽到了,也不會為此做什麼,那麼禱告還有什麼效果。不相信造物主傾聽並會成全人的請求,何必還要向造物主求告。沒人會向一臺按照設計運轉的機器請求什麼。
但是,富蘭克林是個禱告的人。最經典的例子是在1787年美國制憲會議上,他提議在每天上午的會議上禱告,懇求上天的幫助和對我們議程的祝福。當時他81歲。
他說道,在開始和英國作戰時,我們意識到了危險,我們每天在這個房間求告上帝的保護。先生們,上帝聽到了我們的禱告並且慷慨的回答了它們。所有參與這場戰爭的人肯定都頻繁見證了上帝對我們的眷顧…聖經裏保證了‘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註,聖經-詩篇,127)
這不是一個孤立事件,而是富蘭克林做事的模式。
看起來,富蘭克林相信存在超自然的上帝介入。
他曾經一度參加費城的長老會教會敬拜,但很快就因為不滿當時的牧師的佈道而放棄了。他繼續用多年前寫成的一段禱告文字禱告。(p. 70)
意識到上帝是一切智慧的基礎,在每天都要看的日程表上,他寫了一段禱告詞。(p. 74)
有時他採用James Thomson的一段詩歌作為禱告詞。(p. 75)(來自James Thomson的詩Winter)
在組織賓夕法尼亞州民兵時,他提議禁食,並且祈求上天的祝福。這開了賓州的先例。(p. 96)
1776年,擔任賓夕法尼亞州長的富蘭克林簽署了該州第一部憲法。這部憲法上說,立法機構每個成員…要接受這個宣言,我相信有一個上帝,他是這個宇宙的創造者和主宰,他褒獎善行懲罰惡行。我承認聖經舊約和新約經文來自上帝的感動。
富蘭克林這樣描述他早期的信仰,我從小接受的是長老會(Presbyterian)教育,盡管我不認同這個教派的一些教義…而且早年我沒有參加長老會的公共聚會,周日是我的學習日,但我從來沒有放棄過宗教原則。我從沒懷疑過,神靈(the Deity)的存在,他創造了這個世界,以他的意誌掌管世界,上帝最喜悅的是對其他人行善,靈魂不死,所有的惡行都將受到懲罰,所有的善行都將受到獎勵,或者在此世,或者在此世之後。(p. 69-70)
富蘭克林這個人究竟是什麼信仰。我很懷疑有個合適的定義能準確描述。而且我懷疑,對任何一個人的信仰,恐怕都很難找到準確的名詞來界定。誰的信仰和教科書上的定義完全相符呢。人的信仰,是一個人最復雜最深奧的部分,往往也是最隱藏的部分。僅僅根據一本自傳和有限的資料,更不容易給出準確的描述。不過一定要拿出我的看法,我感覺,富蘭克林根本不是個無神論者,而是一個相信聖經原則,但未必接受耶穌福音的人。
第一次基督信仰大覺醒(First Great Awakening)期間,富蘭克林接待了這次大覺醒的代表人物之一,愛爾蘭牧師George Whitefield,並成為終生的朋友。富蘭克林記載道,Whitefield確實有時會為我的信仰禱告,但從沒相信他的禱告得到上帝的應允。在一次招待Whitefield來美國住宿時,富蘭克林明確地說,不要誤會,我這麼做不是出於基督的原因,而是出於和你的友情。(p. 90-92)
很多時候,簡短的墓誌銘更清晰的體現出一個人的信仰。
本傑明-富蘭克林的墓誌銘上寫著,本傑明-富蘭克林的身體--印刷匠。如同一本舊書的封面,內容都散落了,字母和燙金也不見了。長眠於此處,成了蟲子的食物。然而書的本質不會消失,因為(他相信)有一天它會以一個新的,更美麗的版本再次出現,在經過了作者的更正和修訂之後。
THE BODY of BENJAMIN FRANKLIN - Printer. Like the cover of an old book, Its contents torn out, And stripped of its lettering and gilding, Lies here, food for worms; Yet the work itself shall not be lost, For it will (as he believed) appear once more, In a new, And more beautiful edition, Corrected and amended By The AUTHOR.
有誰懷疑,大寫的作者(The AUTHOR)指的是造物主。新的,更美麗的版本指的是人的復活。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個獨特的人物,他一生對物質享受沒有愛好,盡管他非常富有。他沒有受過什麼學校教育,但酷愛讀書,是個得到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資格的科學家。他創建了美國最早的誌願消防隊,也組織了對抗印第安人威脅的民兵,發明一種火爐但拒絕了專利。不過這些都不是本文討論的主題。想更多的瞭解這個人,這本富蘭克林自傳值得一讀。
轉自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