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隱士對山水田園的情懷

 

孟浩然一生未曾入仕,曾隱居鹿門山,又被稱之為孟山人。大家熟知的春曉可以說他隱居生活的真實寫照了。從春眠不覺曉,處出聞啼鳥。中可以看出詩人的心情和生活真是閑適得有點懶散了。一覺醒來,不知春曉,天都大亮了,甚至處處是鳥聲,方才微微被驚醒。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又告訴我們,詩人醒來後並不是忙著起床,而是躺著玄想,他想的不是名利,而是由半夜的風雨聲聯想到開放不久的春花該被風吹落不少吧。對風雨的哀嘆也是淡淡的,連哀愁都不是。他甚至不是在哀嘆,簡直是欣賞落花,他的這份閑適真的要被碌碌於世務者羨為神仙了。再來看看夏日南亭懷辛大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在一個清涼的夏夜,吹著習習涼風,聞著陣陣荷香,聽著聲聲滴露的清響,這是怎樣的自在與閑適啊!當然,在這樣美好的環境裏,自然也想到了自己的友人,大概想和自己的朋友一起享受這美好時刻吧。因不見友人,詩中也有淡淡的憂愁,但這愁和那份閑適與自在相比,又顯得無足輕重了。



他對山水也情有獨鐘,窮極山水之勝。他還善於發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會心,寫出自己的真切的感受,宿建德江可以算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了。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短短的二十個字以動寫靜,建德江日暮泊舟,天低月近,大自然給愁人無限的撫慰,人和自然似乎融為一體了,具有極大的魅力。萬山潭作中也有這樣的詩句,垂釣坐盤石,水清心亦閑。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一個人悠閑地坐在石上垂釣,看著清澈的潭水,自在的遊魚和在藤間嬉戲猿猴,他哪裏是在釣魚呢。他釣的是那份閑適啊!像這樣的詩還有很多,如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南亭懷辛大,夜歸鹿門歌等。這些詩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杜甫說他的,詩清詩句句盡堪傳(解悶),又贊嘆他,賦詩何必多,往往淩鮑謝(遣興)。



孟浩然雖和王維齊名,稱為王孟,但其成就卻居王維之下,為什麼呢。主要是因其詩意常未若王維高遠。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甘,此情多發之於詩,令其詩每有寒儉處。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的就有這樣的詩句,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顯然,他在希望別人能引見他,從而求得一官半職,雖然其中也有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這樣境界開闊的詩句,但還是讓詩的格調大打折扣。而王維一生出仕入仕,幾經周折,於世情之變體味頗深,此情發之於詩,則往往意趣清遠,無跡可尋。



當然,孟詩亦自有其過人處。其詩之淡遠處,既上繼陶潛餘緒,又不減王維。如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等句,真可謂清空自在,淡然有餘,不愧山水詩中之佳制也。皮日休稱,先生之作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令齷齪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幹霄之興,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也。北齊美蕭愨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先生則有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樂府美王融‘日霽沙嶼明,風動甘泉濁;先生則有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謝眺之詩句精者有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則有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此與古人爭勝於毫釐也。(郢州孟亭記)這些話可以說是對孟浩然極高的評價了。



http://5358.eduol.cn/archives/2011/1130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