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意義

 

傳統,包括了歷史傳承下來的文化,思想,風俗,藝術以及行為和思維方式,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傳統是社區文化和社區精神的體現

人的健康生活需要一個社區環境,社區是個相對獨立的生活,生產,交往並且被居民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和情感體驗的地方,個人是社區的一個有機組成,每個個體擁有自己特定的意義和身份,自己屬於社區,社區也屬於自我,社區因此傳統自給自足的村莊是經濟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共同體,人們有著對它的長遠預期而凝聚在一起。

社區的精神意義來自傳統,傳統是社區體認自我存在的載體,是凝聚力的來源。傳統的這個意義可以在在傳統地區,傳統村落中儀式對當地文化,倫理,精神的象徵和載體作用深深體現出來。在儀式的舉行中,成員以某種特定的角色來參與。這種角色是社區的社會性職位,是村莊社會關系的一種有機組織,社區本身賦予了他們這樣或那樣的地位,角色,存在意義,脫離了傳統他們無名無義。傳統儀式的背後蘊藏著豐富的內涵和意義,在一個特定的時間,讓忙碌的社區成員聚集在一起,並從中體會和加強相互的關系,有些儀式還使人們體味到生命的敬畏,對神的乞靈和人活著與死去的意義,人們在其中感悟生命,感悟超越性和本體性,而這一切都通過儀式這一整套復雜的程式,細節,來激蕩人們的靈魂,形成對生命,神靈還有大自然的敬畏,也給予了人們對生活的態度和對未來的預期。

傳統是人類的財富

在一些人的觀念裏,傳統總與陳舊,落伍相聯系,但這是極其狹隘的。傳統本身就是歷史不斷擇優取精的產物,是人類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意識被優選被優化的結果。而且今天所謂好傳統也只是今人的判斷,被今人打上的那些所謂不好的傳統,今後很難說不出現轉正的事。某些傳統的復活總是與當下的需求聯系在一起,今天的需要往往需要借助傳統的力量來滿足。譬如中囯的端午節,其中的文化內涵,就可以挖掘出愛囯主義,衛生防疫,體育健身等等。

人類文明的進步需要有參照和對比。東西方傳統就一直在這樣的對比中互相借鑒和吸收中前進。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德囯知識分子極度失望,他們感到,西方開始衰退,他們中一些人很想瞭解中囯,尋找一種與自然,與個人的內心生活和諧的新的世界和新的生活。這就是希望另一種文明作為自己的參照。德囯的一些作家就深受中囯道教影響,主張無為和和平。有人說,一戰後德囯的許多知識分子把對新生活的渴望寄託在中囯,這正是希望在他者的對應性中認識自己,確立自己,在與他者的相互檢驗中尋求新的出路。傳統的價值於異,異是與他人交往的根本。彼此的異是相互受益的前提。傳統對應於現實,傳統對現實也有著借鑒和批判意義。歷史上很多進步,都是在恢復傳統的旗幟下發展起來的,譬如有名的文藝復興,就是針對中世紀要復興古典文化。

全球化的背景下尤其需要強調傳統

全球化是個雙刃劍,一方面是帶來了更大的豐富的物質財富。可是另一方面,伴隨著全球化的進程,文化和精神尤其是地域性的民族性的文化和精神又被削弱。而這樣的結果是與人類追求幸福的要求相矛盾的。

全球化帶來經濟技術的全球同質化,也帶來各個地域和民族文化的變化。無限發展被認為是全球化基本意識形態,在這種意識形態的沖擊下,地方性的民族性的傳統和文化乃至精神,就會逐步地被抽空,地域性文化和精神就會持續地面臨著意義或者說價值虛無的危機。另一方面,地域性的文化和精神是社區的靈魂,特定社區的人,追求精神的家園和價值的認定是永恆的,因此,在今天的全球化時代,保衛傳統尤其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