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和愛惜~傳統美德
故鄉還有一個好傳統,就是節儉和愛惜。那不是因為窮而節儉,也不是因為吝嗇而節儉,而是鄉親們不喜歡暴殄天物。鄉親們節儉,一年只換一套新衣服。現在城裏一些女人換男朋友速度比鄉親們換衣服還快。鄉親們嘴饞了就自己做豆腐吃,他們也不會獵殺鳥獸當美味。拆房子下來舊磚瓦會用到新房子裏,絕不會當垃圾扔掉。現在城市裏很多東西不管新舊,用完就丟用時又買,不僅浪費金錢也污染環境,而且用品大都是化工產品,很不容易再生。鄉村日常用品,像菜籃,坐墊,托盤,席子,很多都是用葦子,竹子,麥秸,高粱稈編織,既經濟又乾淨,爛了丟到地裏又是肥料,沒有任何環境污染,不像城裏塑膠用品,爛了丟到地裏都是垃圾。甚至鄉親所穿衣服丟到地裏也會成為好肥料,因為那是棉布。
房子在故鄉一般是用石頭或磚做地基,上面用墼,一種泥和碎麥秸或碎草壓成底土坯,曬乾後砌牆很結實。屋頂用茅草或長稻草。房子一般住二代人不會壞,只是屋頂二十幾年要翻新一次。舊房子拆後,磚石可反復用,而墼牆和屋頂全成了肥料會拉到地裏去肥沃莊稼。
我就在那樣房子裏出生並長大,那種建築土屋冬暖夏涼,比城市樓房更適宜居住,更經濟也更無害。鄉親們屋裏傢俱精美耐用。
我們家桌子和椅子到我已用了三代人,那漆仍舊光亮,且堅固到我孫子一代也不會壞。我姨姥姥,也就是我奶奶她姐姐,出嫁時,她父親給她一張用了三百年床做嫁妝。那床上雕刻花鳥和鑲金邊嶄新如初,我曾在上面睡過覺。
好手藝工匠在我們鄉村極受尊重,家裏請工匠做活要上酒席。尤其是木匠,要提前預約一二年,還要把木料提早準備好,讓師傅看幾次才來開工。上門工錢不能少,還要茶飯伺候,工匠做出來傢俱精美耐用。鄉親們一輩子最多做一次成套傢俱,一輩子也只砍伐一次樹,而且就一棵上百年老樹做木材,樹坑裏又會種上一棵幼苗一直長到孫子輩再用。
飛雪。慎終追遠。
鄉親們沒有宗教信仰,但祭拜祖先,逢年過節必不可少之儀式。男人要帶上孩子去親人墳前上一炷香,並供上些食物,清明時節還會給墳頭添些新土,壓一摞紙在墳頂。如果家裏添丁發財,還會在墳前由最年長者跟祖宗說些家庭情況匯報話。故鄉人喜歡埋葬親人後在墳旁種樹,不會立碑糟蹋田地。遠遠望去樹木蔥蘢處就是墓地了,墓地也是鳥獸天堂福地。
在故鄉,孩子聽大人們緬懷先者,大都是說說誰做了多少善事,人怎樣怎樣好。一旦聽到自己祖上做了積德事,孩子們臉上都放光彩。我臉上也放過幾次光彩,一次聽華叔講,我爺爺底爺爺,就是我太祖,去山上挖了三年石,修了西河上那座小石橋。我每次路過小石橋都會想起是我太祖修的。而我爺爺用一生積蓄在橋邊蓋了所學校,一間磚瓦結構底學堂,比起我家要明亮寬敞很多,我在裏面讀了四年書。